蔡和森,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之后与毛泽东成为同学。
1918年,蔡和森赴北京联络赴法勤工俭学事宜。经洞庭湖时,他赋诗《少年行》,写道:「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以此表达了救国救民的抱负与志向。
1919年12月,蔡和森远涉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救民的真理。
蔡和森到达法国后,被华法教育会安排到距巴黎百多公里的小城蒙达尔纪。这座小城,是当时接收留法勤工俭学生最多的城市。
留法期间,蔡和森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仅半年时间,《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的重要章节,就被蔡和森翻译成了中文。在学习和翻译的过程中,蔡和森加深了认识,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了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拯救中国的信念。
1920年7月,以蔡和森、向警予等湖南新民学会会员为主的留法学生在蒙达尔纪召开了著名的「蒙达尼会议」,提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政党的主张,并建议命名为中国共产党。
1920年秋冬之际,蔡和森写下一封6000字的长信,从法国漂洋过海,寄到了毛泽东手中。信中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提出了建党步骤。(化定兴)
来源:香港商报网
编辑:张甜-网发